《AI啟蒙時代》,與AI共舞,才能放大人性價值
本書由雷德‧霍夫曼(Reid Hoffman)與GPT-4共同撰寫。形式是一場 人機對話 。 霍夫曼身為OpenAI的初始創辦人,他站在AI技術的最前線,決定與GPT-4共同寫書,探討AI將如何改變與形塑我們人類的未來,包括知識學習、藝術創作、職涯與工作轉型等重大領域。他自承本書是一次非正式的探索與發現之旅,而且時效性恐怕會很短。 關於霍夫曼是誰?詳見 《閃電擴張》,企業如何從1到10億執行規模化? 本書的主旨 霍夫曼提醒我們:AI應被視為強大的工具,而非真相或智慧的最終來源。 它固然能處理繁瑣任務、蒐集資訊並激發靈感,但同時也容易出錯,因此人類必須保持警惕,用批判與判斷力來駕馭它。 ★註: 目前人工智慧(artificial intelligence, AI)泛指大型語言模型(large language model, LLM);而將知識、意識或理解與「LLM」畫上等號並非完全準確,霍夫曼提醒我們僅只是將GPT稍微擬人化罷了。 教育改革 人們出於恐懼或擔憂的心理,認為AI的出現會成為學生們作弊的手段。但其實我們應該向學生們展示如何利用新科技,讓教學方法轉而強調主動與體驗式學習。 霍夫曼也認同湯瑪斯‧查莫洛-普雷謬齊克(Tomas Chamorro-Premuzic)的觀點,認為人類可透過以下方式 與AI共同成長 : 1.專注於提出最好的問題 (此需要好奇心、創造力與批判性思考) 2.學習那些無法從深度學習網絡的訓練資料庫中獲得的見解與技能 (這必須持續探索、嘗試與發掘) 3.將見解轉化成具體行動 (則需要運用判斷力、溝通力與領導力) 最後作者請GPT-4總結:「我不能取代教育的 人性 元素,例如:同理心、動機、社會化。」因此教師們應把AI當成補充教材,而不是替代品,且教師的角色將轉向引導或啟發學生。 從智人到技人 霍夫曼自稱是一位「科技人文主義者」。他認為「 技術創新 」始終是人類最核心的特質。 他將時間軸拉回至320萬年前的露西(實際上屬阿法南方古猿),探討早期工具使用與人類演化的關係。若我們將露西視為人類的一支,等於是重新改寫人類這個物種的定義 – 即我們更看重是否 能夠善用工具 ,而非大腦容量。 霍夫曼認為,真正有趣之處並非工具日益精密,而是「使用工具」這個行為本身,能夠持續刺激並提升我們的認知能力,進而增強思考與運算的深度。我認為這呼應了人類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