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心智的試煉來《跑得過一切》

作者是被譽為「超馬之神」的史考特‧傑瑞克(Scott Jurek)。

為什麼我會翻開這本書?

史考特在《天生就會跑》這本書中與奔跑一族「塔拉烏馬拉族」較勁超馬,書中描述塔拉烏馬拉族人是藉由族人的傳統來汲取力量,但史考特的力量卻是來自所有跑步的傳統!他帶著熱情收集所有跑步史料,從中求新求變,來源不論是北美原住民或是馬拉松僧侶,全部照單全收再經仔細思考後,拿來運用在自己身上,《天生就會跑》作者克里斯多福‧麥杜格(Christopher McDougall)形容史考特不是個跑得快的美國人,而是全世界唯一一個21世紀的塔拉烏馬拉人!

所以我決定來認識史考特‧傑瑞克。


本書的主旨

史考特說身為一位超馬選手,心智的重要性遠超過一切外在事物。

簡單介紹一下作者的背景,他於1973年出生,有著貧困的童年,母親在他小時候罹患多發性硬化症,他自己在12歲時則被診斷出先天性高血壓,然而卻能在國高中階段成為一位滑雪運動員,大學時代他母親(當時僅44歲)卻入住療養院,反而讓史考特更加全神貫注於念書與練跑。

史考特想要告訴讀者的是:「我沒讓痛苦跑走,反而緊抓著痛苦不放。」他說他跑步,是因為他後來逐漸地理解到,一旦你開始進行某件事,而且一直沒有放棄,你就得繼續做下去,這是生命的真諦。生命就是要突破一道道的難關,勇敢向前。

你可以做得更好。你可以做得更多。你做就對了

我認為史考特是相當富有禪宗意涵的跑者,一位禪師(忘記是那位)曾說:「當我開悟前,我伐木挑水。當我開悟後,我伐木挑水。」寓意很簡單:「做就對了。」但絕非漫不經心地做,而是保持專注在目前手邊的任務,不是停留在過去,或是擔心未來。


我在書中學到的二件事:

一、冥想;武士道;專注在眼前的當下

12歲那年史考特被診斷出先天性高血壓,但是他不想吃藥,他說:「我自己就可以控制血壓,我會去讀相關的書。」之後他去另一家醫院做進一步檢查,醫生把燈關掉,請他想像自己正在一個很喜歡的地方。於是史考特想像自己正在家鄉的森林裡,夏天時綠蔭繁茂,四周安靜無聲。結果,醫生發現如此一來,史考特可以自主降低血壓!其實這就是冥想。

史考特持續在書籍中汲取知識,某次他發現「武士道精神」。武士道認為,在征戰沙場時,心思最好保持「空無」,而這不代表精神昏昧或漫不經心,反倒是靜心凝神,把各種思緒結合起來,轉換成獨特的節奏。武士道注重的是「現在、此刻」,將過去完全拋棄,且勿奢想未來。

他在接近40歲時,經歷離婚與母親過世,內心迷惘與失落之際,因緣際會結識一位極限攀岩手迪恩,他們倆有許多相似點。迪恩曾有一次花了20小時,全神貫注攀爬一座連綿不絕的峭壁,然後,似乎靈魂出竅。而當史考特在練習走繩運動時,出現搖搖晃晃及退縮的模樣,『一步步慢慢來,』迪恩見狀在旁鼓勵他:『專注在你眼前的當下。

二、飲食的重要性

史考特是一位全素食的運動員。

在高中時期的一個滑雪訓練營,營隊只提供素食餐點意外地讓他大開眼界,起初他沒有選擇,只能全部吃下肚,但卻發現它們竟能如此美味;當時在營隊裡他接受比以往更多的訓練,投入更多時間,然而史考特卻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樂。他表示在多年後研究飲食和運動、營養和健康之間的關聯,他才確知飲食的重要性 – 飲食不只對運動員很重要,對每個人都至關重大。

而在物理治療師實習階段,史考特發現身邊的病人,吃的都是很糟糕的澱粉類食物,他開始疑惑,飲食不當就會讓人生病嗎?後來他偶然發現一本書 – 《自癒力:痊癒之鑰在自己》,書中強調人體有與生俱來的自癒力,能自動調節,只要飲食均衡、不要吃進毒素,就能自我保健。他後來回想,就是當時讓他下定決心一生要研究食物,追求健康飲食與最佳的生活品質。

隔年史考特第三次參加船夫小徑超馬賽事,終於奪冠。他承認是飲食控制的成果,多吃蔬果,少吃肉食,賽程中他並沒有跑得更費力。不過他卻學會更重要的事:「我可以跑得更有效率,吃得更好,活得更輕鬆快樂。


結語

史考特在本書想要傳達另一件事。如今跑步或做任何事,「回報」早已深植在我們心中,但我們必須謹記,只有「追尋的過程」才是讓我們身心平和安樂的泉源。他深知跑步運動的純粹,而勝利的風光與名聲,很容易就會讓人陷入錯誤的泥淖中。『真正的運動家,是出自對這項運動的熱愛與對同好的熱切關心才持續下去,他們鼓勵彼此衝破自我的極限。』
(為什麼不要老是追求勝利?可以參見《Coach Wooden and me》,一段橫跨50年的友誼 )

年輕時史考特就知道簡單、純真所帶來的好處。但是,他同時也說簡單對他自己來說,實在不是件簡單的事。『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道路,只是得設法找到那條路。』

那為何這本英文書名為《EAT AND RUN》,因為史考特在銅峽谷時領悟到塔拉烏馬拉族的秘密:他們的飲食&跑步乃生存的本能 – 跑步、飲食與他們的生活緊密結合。只依人類生來就該如此的方式過活:簡單、快樂,和地球的步調合一,和平共存。

書末史考特說生命不是比賽,接著說:
『生命沒有終點線。我們朝著目標慢慢前進,有沒有達成,當然很重要,但並非至關重大。最重要的,是我們如何往目標邁進。最重要的,是我們踏出的那一步,是你踩下的那一步。』

每個人的道路不同,他因健康飲食與自在奔跑(EAT AND RUN)而找到專屬自己的道路。而我們永遠不知道,哪條道路會走向我們自己,那麼去找就對了!(你做就對了!)


最後,我會推薦這本書給誰?

就算不是喜歡跑步的人,你也非常適合閱讀這本書。
因為這是一本相當精彩的人物傳記,一打開絕對讓你停不下來。不論你是哪一種職業,不管你的興趣是甚麼,你都將在這本書找到值得啟發你的事物或概念。

如果你是跑者,那更棒。因為這本書會告訴你:「有為者亦如此」的那種衝動感。如果他們能夠如此自由地跑完馬拉松,那麼我們當然也能!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《閃電擴張》,企業如何從1到10億執行規模化?

《端粒效應》,如何用科學延緩衰老?